民法学学专题(天水师范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2024完整版100分

茅狙纪蚂拖钳桓碴嵌取斑敛趟

对应课程:点击查看
起止时间:2020-02-24到2020-07-30
更新状态:已完结

第一周 出生、死亡 民法与生活第一周单元测试

1、 民事法律关系中具有主导作用的要素是( )。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主观
答案: 内容

2、 下列社会关系中,应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 )。

A:王某代李某去传达室领取信件的关系
B:王某和李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关系
C:王某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关系
D:王某因驾车违章与交管部门形成的处罚与被处罚的关系
答案: 王某和李某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关系

3、 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
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答案: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4、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起始年龄是( )。

A:8周岁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答案: 18周岁

5、 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例可分为三种我国《继承法》第28条关于胎儿继承份额保留的规定,属于以下哪一种( )立法例。

A:总括保护主义,即法律概括地规定胎儿以将来出生为条件具有权利能力。
B:个别保护主义,即法律规定原则上胎儿不具有权利能力,但就胎儿权益保护的若干领域,如抚养请求权、受赠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等,胎儿以将来出生为条件,具有相应的权利能力。
C:绝对主义,即法律严格贯彻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的规则,不承认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为了保护胎儿将来的利益,法律对胎儿设有特别保护。
D:其他
答案: 绝对主义,即法律严格贯彻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的规则,不承认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为了保护胎儿将来的利益,法律对胎儿设有特别保护。

6、 以下关于宣告死亡法律后果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被宣告死亡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
B:被宣告死亡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自然解除
C:被宣告死亡人的财产交由财产代管人管理和支配
D:被宣告死亡人原先参加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变更或消灭
答案: 被宣告死亡人的财产交由财产代管人管理和支配

7、 宣告某人死亡的判决被撤销后,如被宣告死亡人的配偶尚未再婚,其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 )。

A:自行恢复
B:恢复,但需办理复婚手续
C:不能自行恢复
D:应重新登记,才能恢复
答案: 自行恢复

8、 被宣告死亡人的死亡日期是( )。

A:判决宣告之日
B:下落不明满法定期间之日
C:判决书中确定的死亡日期
D:下落不明之日
答案: 判决宣告之日

9、 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A:有效
B:无效
C:部分有效
D: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有效
答案: 有效

10、 死亡是一种法律事实,其法律意义主要表现为( )。:

A:民事权利能力终止
B:继承开始,遗嘱发生法律效力
C:婚姻关系消灭
D:抚恤金请求权的发生
答案: 民事权利能力终止;
继承开始,遗嘱发生法律效力;
婚姻关系消灭;
抚恤金请求权的发生

11、 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后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 )。

A: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
B:被宣告死亡人原先参加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变更或消灭
C:婚姻关系解除
D:个人合法财产作为遗产按继承程序处理
答案: 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
被宣告死亡人原先参加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变更或消灭;
婚姻关系解除;
个人合法财产作为遗产按继承程序处理

12、 自然人死亡后,其生前拥有的下列哪些( )民事权利、权益能够得以延续?

A:财产权
B: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C:配偶权、亲子权、亲属权
D:名誉等人格利益
答案: 财产权;
名誉等人格利益

13、 公民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

A:下落不明满四年的;
B: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一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C: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D:下落不明满二年的
答案: 下落不明满四年的;;
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14、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哪些( )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A: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B: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C: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15、 下列选项中,属于近亲属的是( )

A:父母
B:外祖父母
C:舅舅
D:姑姑
答案: 父母;
外祖父母

16、 公民从胎儿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17、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的前提,有权利能力的人才有资格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没有权利能力的人则没资格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8、 尚未出生的胎儿是一种人体胚胎,为母体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19、 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他没有死亡,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归于无效。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20、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三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21、 我国《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民法总则》第十六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分析:一个胎儿还没有出生,父亲就去世了,那么这个胎儿有没有继承父亲财产的权利?随着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如果怀孕妇女在这些方面的权益遭受侵害,除了她自己有权要求赔偿外,她腹中的胎儿有无独立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生活中,涉及胎儿利益保护的情况越来越多。

民法总则对胎儿的利益提出了明确的保护原则,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未存活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我国现行的继承法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这个被称为“特留份制度”的规定,就已经体现了对胎儿权益的保护。随着时代的发展,胎儿利益的保护不仅限于个别情形,应该提出更全面的保护规定。

第三周 物权法(一) 物权法(一)单元测试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善意取得的是( )。

A:甲将借来的手机赠与给乙
B:甲在路边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一辆盗窃来的自行车
C:甲将租来的电脑以市场价卖给乙,乙不知情
D:甲将夫妻共有的一辆汽车卖给乙并完成交付
答案: 甲将租来的电脑以市场价卖给乙,乙不知情

       


如需购买完整答案,请点击下方红字:

点击这里,购买完整答案


获取更多中国大学慕课答案,请点击这里,进入mooc.mengmianren.com


 

臂诵眠北电嵌躬脑脯鞋瓣峡睬